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日,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丽之茶源”社会实践队抵达丽村镇,开始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之旅。

背景介绍

“油”美丽村

丽村开发历史久远,可追溯至番代;毗邻丰城城区,交通便利;物产丰饶,近年大力发展高产油茶、早熟梨等绿色生态种植,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践行秀美乡村建设,成效斐然。

“油“遍千山

油茶树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江西为主要种植区,丰城市种植历史悠久。丽村镇自2012年起广泛推广高产油茶,bb体育通过开发油茶、红薯等套种项目,激发本地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油茶产业发展得好,未来将有可能成为丽村镇的第一大产业。

实践活动

7月1日上午”丽之茶源“实践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丰城市丽村镇漆家村高产油茶专业合作社。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了油茶果,对油茶的古法榨油技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成熟的油茶果其果皮发亮,红皮果红中带黄、青皮果青中带白,果皮上茸毛脱尽、茶果微裂,果实中的种子用来榨取茶油;榨油后剩下的茶饼,可作为肥料,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害虫。果皮为提制化工产品栲胶的原料。

当天下午,实践团队跟随丽村镇油茶负责人来到了丽村油茶展示馆。东汉时期,榨油技术出现后植物油成为了食用油的主角,到明代榨油技术日臻成熟。 丽村茶油制作多采用木榨法,工序繁多,流程严密,压榨的茶油颜色清澄且味香。但由于其复杂的制作流程,大多会古法榨油技艺的师傅都是靠师徒口传心授,心领神会才得以技艺精湛。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批技艺专家逐渐淡出了手工艺历史舞台。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队成员们将坚定文明传承,努力使丽村镇古法榨油技艺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提升。

7月2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中心)与当地的手艺人一起体验了制作擂茶和馒头。在这次活动中,成员们体会到了学会一门技艺是多么的不易,更加坚定提升茶油制作技艺的影响力、传播力。

专项采访

7月2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丽村油茶基地,针对丽村油茶的概况及其榨油技艺向国家林草乡土专家聂异华开展专项采访。聂教授在采访中提到,丽村油茶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地老龄化居民的就业问题,让群众老表的腰包鼓起来,还可以改善丽村镇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让丽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齐头并进。

本次“三下乡”之旅引领新时代青年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发展需求与生活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bb体育通过亲身参与、实地走访调研,实践队成员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