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学校召开市域产教联合体、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校长刘权辉出席并讲话,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项目办负责人徐昭、新能源产业学院副院长夏红英分别汇报了当前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的工作进展,梳理了在资源整合、课程共建、实训基地拓展等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现阶段存在的协同机制待完善、企业参与深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刘校长在讲话中强调,市域产教联合体与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建设是学校响应国家bb体育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布局。他指出,产教融合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合作,要打破学校与企业间的“围墙”,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互嵌。他表示,未来学校将加大政策倾斜,激励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实践及项目研发。同时,要求学院加强政策学习,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对照建设指标推进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加强沟通协作,主动对接龙头企业,精准定位产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所学即企业所需,毕业能无缝上岗。
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分享行业前沿动态,表达对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承诺将进一步开放岗位资源、共享技术设备,携手学校共育高技能专业人才。
会议指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bb体育教育质量的载体,对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并全面理解《江西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标(试行)》及《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评价指标》相关文件,围绕我省“1269”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四个合作”,积极推进“五金”建设,要抓好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现场工程师建设工作的落实,干出工作成效。
此次推进会为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注入“强心剂”。后续,各部门将紧锣密鼓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产教协同生态,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台阶,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蓄势赋能,力争在短期内实现联合体与产业学院的高效运作,产出一批标志性的产教融合成果。